夕阳无限好 人间重晚晴――宁德市政协关注宗教团体参与社会养老事业
当前,宁德市人口呈现老龄化、高龄化发展趋势,养老问题备受关注。5月8日,宁德市政协围绕"关于规范提升宗教团体在社会养老事业中作用的建议"召开重要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针对短板不足,精准把脉开方,助推该市宗教团体在社会养老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用心用情 完善老有所养民生保障
调研现场。
让每一位老人过上体面、有保障的晚年生活,是社会的共同责任。据有关部门介绍,截止2020年12月,宁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0.85万人,占总人口的17%,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老龄化的趋势来看,高龄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体系的变化升级成为时代命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助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民宗委开始谋划相关提案,组成调研组实地走访养老机构,详细察看设施建设和政策落实情况等,并与民政部门、养老机构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四大宗教团体参与养老服务业逐渐增多、方式日益多样,如创办养老院、开展慈善捐赠、组织丧葬活动、提供临终关怀等等。福鼎资国寺历经二十余年,建起‘弥陀村’安养院,通过民政部门审批,能容纳1100多位老年人。但由于我市宗教养老发展较晚,入住标准、运作机制、管理模式等尚未成熟,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组织化程度较低问题。"根据了解掌握的这些第一手材料,市政协民宗委提交了《关于规范提升宗教团体在社会养老事业中作用的建议》集体提案。
"支持宗教团体参与养老服务业,如供电、供水部门可对宗教场所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执行居民电价和水价,卫生部门协调养老院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民政部门落实对已备案的宗教养老服务机构享受相关养老优惠补助政策。指导已备案的宗教养老场所与入住老人及家属签订相关协议,明晰养老关系和责任内容,指导健全相应法律法规。支持宗教场所养老服务人员通过考取执业证等方式提高专业资质……"翻开提案,每条建议都凝聚着调研组的智慧和心血。分管副主席黄家盛说:"宗教团体为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是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有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能有效分担我市养老事业的压力,应该参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规范养老服务,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提案提出后,被列为今年市政协重要提案协商议题,由市民宗局主办,市民政局、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协办,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督办。
群策群力 畅通宗教团体养老之路
调研现场。
在老龄化加剧的当下,养老市场需求旺盛与产业发展缓慢之间存在必然矛盾,"朝阳产业"如何赶上"银发社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支持和鼓励宗教团体参与养老事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市民宗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们积极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养老服务等公益慈善活动,不断加强业务指导、支持和监管。国家宗教事务局、省民宗厅肯定福鼎资国寺在佛教养老模式方面做出的先行者表率,认为‘弥陀村’养老是佛教服务社会的一种典范,值得宣扬推广。"
市民政局介绍,今年计划在全市培训养老护理员2800人,其中专门针对已备案的宗教界养老机构开展‘送教上门’。已建成的宗教界养老机构可通过‘三个一批’方式进行整改,整改达标后在当地民政部门备案,整改费用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60%,备案后还可以享受民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开办补助和床位运营补贴,以及其他养老同等的优惠政策。此外,还将养老护理员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培训不少于200名养老护理员。
"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的养老机构可以执行居民合表电价,目前,我市取得当地民政相关批准的宗教养老机构,执行电价与养老机构电价政策一致。"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的发言虽然简短,但切实管用。
市人社局表态,将养老护理员纳入我市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参加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在500元/人的基础上提高30%给予培训补贴。
"公益慈善组织、社会福利机构等可以享受与社会其他方面同等的优惠待遇,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和政府资助补贴,其生活用水按居民水价执行。"这是中闽水务的态度。
"市委高度重视宗教团体参与社会养老事业,主要领导专门做了批示。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方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赴天主教闽东教区主教府、市佛协等处调研,并召集职能部门就《关于支持宗教界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反复征求意见,目前指导意见已提交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待进一步充实完善后下发。"市委统战部回应。
一个个行动,一项项举措,一桩桩实事,是生动的注脚,更是响亮的回应,为宗教团体参与养老事业提供良好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压力,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献智献计 提升老有所依服务质量
座谈会现场。
宗教属性决定宗教团体兴办养老院与一般社会力量兴办养老院有所不同,更需要有力支持。委员们聚焦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助力我市在宗教团体养老服务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省政协委员钟乃安说,"宗教团体参与养老事业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国家六部委出台的《意见》属于宏观性的指导文件,我们要尽快出台支持宗教界参与养老事业的专门文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具体优惠措施。"
"养老的目的是让老年人安享晚年,除了物质层面,还包含精神层面。"释贤志委员坦言,"宗教团体开展公益养老服务,把养老与临终关怀相结合,注重心灵慰藉,帮助老年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具有传统养老模式没有的优势,宗教界应该积极参与,为民解愁、为国分忧。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职能部门在宗教团体参与养老过程中遇到的土地和人才等问题上给我们支持帮助。"
林薇委员建议,"要注重政府监管,定期对养老机构的房屋、食品、消防、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消除任何安全隐患;要做好试点先行,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形成可复制经验,不要急于求成;要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宗教界正确理解有关政策,享受红利,少走弯路。"
潘建委员认为,老年人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很高,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是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提高补贴标准,既要培养人,还要留住人。"徐小杏委员直言。
在杨运红委员看来,要努力提高养老场所的医疗保健水平,对符合条件,有专门医疗服务机构的宗教养老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把握好公益化与社会化、普惠化与多样化、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关系;注重医疗、保障、看护、人文关怀、安全设施、居住环境建设标准……委员们说问题、谈想法、提建议,呼吁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实现老有所依。
"提案工作是政协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是政协履职的重要载体与重要方式。聚焦宗教团体参与社会养老事业这一民生热点,市政协民宗委充分发挥提案作用,提前谋划、主动对接,汇言聚智,更好地助推了我市养老事业发展。"市政协副主席程树平说,"就宗教自身而言,参与社会养老事业契合教义教规,也体现责任担当。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参与社会养老事业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举措,符合时代要求,相关单位要立足各自岗位,发挥职能优势,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提升硬实力,优化软服务,引入新思路……惟愿夕阳无限好。市政协将继续关注宗教团体在社会养老事业中的作用,建言献策、汇聚力量,在推动我市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政协担当。